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身为领主的我只想好好种田 第181节 (第2/2页)
多少有点自知之明,毕竟自己的力气如何,骗不了自己。 武举选拔是中低层军官,然后立下军功,才有可能被提升为高层将领。 而且,张华为了选拔出将帅之才,而不是选拔士兵,还要求参与武举的人识字、会兵法。 因此参与武举的人数就更少了。 “怎么可能,这可是五百斤重的石块!” 在武举选拔现场,众人见到一人轻松举起五百斤的石块,表情淡然,无不大吃一惊。 更加令人惊奇的是,这个考生是一个少女,单手举起了五百斤石块! “此人或许可以一拳打死你我二人。” 两个负责考核的主考官只是武力60多的军司马,见此人单手举起巨石,背后吓出一身冷汗。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啊。 “可以了吗?” 少女将五百斤石块放下。 轰! 武举校场的地面一阵轻微的晃动,地面出现裂痕。 “力量,甲等。” “下一项,骑射。” 两个主考官擦拭额头的汗水。 很快这个少女又前去考核骑射。 战马疾驰,少女在一百步外调转马头,侧对箭靶,引弓搭箭,命中靶心! “嘶……” 在场众人又是一惊。 此人很有可能是竞争武举第一的人选之一! 何况还是女子。 “最后一项,考核兵法。” 主考官又擦拭汗水,唯一能够难倒此人的,或许只有兵法了。 张华设立的武举选拔将帅之才,对兵法重视,不亚于步射、骑射、举重。 汝州县的武举校场,一个考生步射五箭、骑射五箭,全部命中靶心! “不过如此罢了。” 考生似乎轻视武举项目,不以为然。 “百步穿杨,不可思议……” “或许此人有希望争夺武举第一。” “此人的名字……!” 汝州县的武举主考官见此人精通箭术,几乎百发百中,再次确认其姓名,对此人很是看重。 而且此人气质不凡,是将门之后。 汝州县是张华在收编陈胜、吴广的农民起义军之后,在汝水设立的一个县,以杜牧为县令。 杜牧招回当地因为战乱而逃至山林中的流民,让汝州县的人口达到了十几万。 不只是这些流民,汝水下游地方,也有人慕名而来。 以汝州县的人口,出现一两个将门之后,也不足为奇。 “将此人举荐给主公,即使不用参与武举,以其身份,至少可以担任校尉了。” 汝州县的武举主考官派人上报这次武举出现的优秀人才。 除了武举,还有文举也在进行,但文举的人数更加庞大,在古代人眼中,文官才是仕途,何况有些时候,文官还可以带兵。 一些历史名人,本来可以直接自荐为官,但想要尝试科举,于是也参与了这次科举。 担任文举总主考官的范仲淹拥有一目十行的眼力,扫视了一遍参与文举的众多士子的名单,看到其中一人的名字,也有些许意外。 “张华在河洛等地开科举,招揽贤才,又大举屯田,时日一久,必成大患。” 大金国,领主努尔哈赤安插在河洛地区的斥候,向努尔哈赤汇报张华势力的一举一动。 张华在河洛、关中等地开科举,大规模招揽中低层的文臣武将,引起了不小的轰动,最起码周围势力都注意到了张华的举动。 占据了虎牢关以东大片平原的努尔哈赤,将河洛的张华视为强敌。 张华耕战的行为,让努尔哈赤感受到了威胁。 一旦张华广纳贤才,积攒粮草,到时再出兵横扫关东群雄,努尔哈赤也难以抵挡。 皇太极站出来向努尔哈赤提议:“我们可效仿张华之所为,在黄河以南,开垦农田,开设科举,招揽各族人才,为我们所用。” “此事就全权交给你负责。” 努尔哈赤知道皇太极有笼络人心的能力,也正是如此,皇太极招揽了不少汉将,这些汉将甘心为皇太极驱使。 努尔哈赤承认皇太极是众多儿子之中,最擅长种田、发展势力的儿子,而且皇太极的种田能力还要胜过努尔哈赤,因此努尔哈赤让皇太极、范文程等人负责农耕、科举等事,壮大实力。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