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法则 (第1/2页)
又是系统摆烂的一天 【39】法则 阳光透过窗棂,清浅的光有了形,落到木桌上聚了体,人路过的时候,才会将片刻的骄阳阻隔。 屋外的竹叶随风飘扬,不远处是白墙和月洞门,月有阴晴圆缺,满月,更代表着“圆满”与“清和”的美好寓意,而这因形如圆月而得名的月洞门也被赋予了圆满的祥和之意。 这恰能体现出一步一景、移步换景的雅致,犹抱琵琶半遮脸,能见又不能全见,这契合了古人所崇尚的婉转之美,又展现了传统的东方韵味。 许明泽看着一块窗棂,他很喜欢园林的风光,而这里更是且听自然的声音,且听风吟。 “这图案好眼熟。”许明泽伸出手,在空中比划了一个“卍”字。 “这是卍字纹,东汉以后,这个万字纹图案曾被佛教借用,实际上,它的历史要远远早于东汉和佛教。” 周沐澄缓步上前,她已经给许明泽说明了情况,还带着他在门派里走了走,因为她的师父说要到晚上才能接见这个有缘人。 “大约在新石器时代,远古人夜观天象,发现北极星顺时针旋转,还发现了北极七星和北斗七星的相对关系。” “后来又测算出,北斗七星围绕北极星每天旋转1度,每月旋转30度,每季旋转90度,每年旋转360度,画出了‘四季北斗绕极图’。” “又根据北斗斗柄东南西北的指向,分别代表春夏秋冬四季,把四季北斗合于一图,就画出‘四季北斗合成图’,最后由此图简化抽象为‘四季北斗合成符’,成为全球最早的卍字符。” 许明泽想起这个图案在哪里见过了,他曾经刷视频的时候,有刷到过介绍这个的内容,卍字符的出现最早可追溯到9000年前新石器时代的彭头山文化。 中国的很多地方都有卍字纹图案的出土,如甘肃、青海的马家窑文化、广东的石峡文化、内蒙古小河沿文化、湖南的彭头山文化和浙江河姆渡文化、山东大汶口文化等等。 在距今6900年的河姆渡文化出土的陶盘上,出现了以鸟喙为象征的卍字形符号,此后卍字符在青海马家窑文化和东北小河沿文化均有大量呈现。 新石器时代晚期,卍字符传遍华夏以后,逐渐向世界各地广泛传播,在漫长的文化发展历程中,此纹饰逐渐衍生出“天地共荣,阴阳融和,风调雨顺,吉祥如意”的寓意。 唐代武则天长寿二年,此纹饰被纳入汉字,读作“万”,万字符也由此得名。 周沐澄:“用‘卍’字图案四端向外延伸,又可演化成各种锦纹,这种连锁花纹常用来寓意绵长不断和万福万寿之意,也叫‘万寿锦’,此后这种万字纹饰便成为中国的传统经典纹样,在丝绸、建筑、器物中广为应用。” 一说到“传统”,许明泽就来劲了,他摸了摸那秀外慧中的窗棂,穿到木桌上的光被指节遮挡,他说:“怪不得看着顺眼,是老祖宗传下来的宝贝,可要好好保护。” 他又到处看了看,之前他在商店里买了一本林薇因着的,但是只闻其字,不闻其貌,他总觉得缺了什么,还是图文并茂更有意思。 他往后退了几步,又退了几步,看向屋顶,最初屋顶即不止为屋之顶,因为还需要考虑到雨水和日光,就需要扩出檐的部分。 使屋檐突出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