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戏梦人间 (第1/2页)
欧阳先生一开始只教我身段,这功夫练起来极需要毅力,我体会到少林寺不论寒冬酷暑站桩的苦,比如一个最简单的、昆剧各行通用的抡眉动作。两手拇指收向掌心,其余四指放松。掌心向内,右手自左向右,左手自右向左,由下而上,次第交互虚虚划弧,掠眉过面。 这其中一点差错都不能有,必须严格按照程式来做,我做了数百遍,连早上起床揉眼睛时都习惯性地用这个动作。 欧阳先生对我非常严格,她不苟言笑,我猜她对我不满意,但是我们的教学进度不慢,我陆续学了落花、磨袖、搭鬓、荡脚几个动作。她开始教我发声。 先讲字音规范、四声阴阳、板眼尺寸,给我示范腔格口法,引导我用昆腔发声用气。 昆曲法度森严,每一声每一调都要丝丝入扣,不能走偏,练起来着实太累,耗费大量精力和耐心。 我自己从网上下载乐谱,标注尖音和团音,还有变化的橄榄音,跟着谱子唱,欧阳先生给我拍曲,一拍一拍把每个音都打磨到位。 我渐渐能将“良辰美景奈何天”这句唱出味道来,这对我而言是来之不易的正反馈,让我有继续坚持的动力。 每天早晨五点,我起床跑步,热身后拉筋劈叉,复习几个身段,用半小时吊嗓子,然后去欧阳先生的院子里浇花,七点钟去买早点。 欧阳先生只吃流食,她偏爱巷口的桂花小圆子,还有三条街外一家卖绿豆水的姚记老店,绿豆水里要多加几块冬瓜糖,有凉凉的清甜感。 八点左右欧阳先生给我上课,经常是她教我半个小时,我自己琢磨、练习两三个小时。欧阳先生年纪已经不小了,她一个人住,喜欢清静,我不好意思总去打扰她。过了中午她就待在二楼不出来,我将花盆搬进阴凉地,打开窗和门,让穿堂风灌满一楼,然后坐在藤椅上复习GMAT。 傍晚时分欧阳先生下楼吃饭,她兴致好时会再指点我一小时。晚上八九点钟我回自己租住的房子,路上碰到收摊的菜农,从他们挑着的担子里买一些瓜果做夜宵。我认识了不少住户,比如隔壁杨师傅,他在向街的那侧开一家卖扇面的店铺 他不在意生意好坏,只图个乐子,我跟他学了工笔画。 已向仲春,有一天特别热,早晨欧阳先生教我“踢裙”这一动作,正旦独有,右脚略收屈,足尖着力,在裙内向裙下端边缘寸许处,带有绷劲地踢去,使裙边角飞动,踢出以后,脚尖祗可外露五公分光景,鞋口以上不可以外露。 欧阳先生在我腰间绑了床单,让我对着镜子反复练,力求做到潇洒,并在泼辣和俊逸间拿捏一个度。我练了一上午,大汗淋漓,几乎要中暑。 中午我和杨师傅坐在花架下画团扇,泥金扇面,勾勒翩飞的大蝴蝶,杨师傅的手法相当娴熟,快而稳健,我紧紧跟着他来,用左手运笔,画出的蝴蝶,自我感觉和他大差不离。他也口称不错,说看得出我有绘画功底。 宅巷内偶尔有人经过,戴墨镜背着包,都是误入藕花深处的游客,他们好奇地在我们身旁驻足观看,我觉得有些紧张,加之天热,更加心烦意乱,索性放弃二遍上色,在蝴蝶深蓝紫的翅膀外草草勾了黑边,自团扇下段绘出一斛相思豆,旁枝斜逸,用鲜妍的朱砂上色,颗颗浑圆可爱,冲淡深色大蝴蝶的肃穆感。 杨师傅细细勾完一只色彩斑斓的大蝴蝶,看到我的画,无奈地笑道:“你呀,你只能做生活的体验家。” 这说法真是新颖,我追问到底,他说:“你没有冲劲儿,没有蛮劲儿,过日子就像在旅游,游到哪儿就玩到哪儿,说好听点是随遇而安,说不好听的是随波逐流,没有定性。你肯定是从小就没吃过苦,也没啥争强好胜的心思。” 他说的真对,我知道自己是这样的人,不讨人喜欢,也干不成大事,爱靠小聪明偷懒耍滑。小时候我也会怨自己,还会努力学习,希望能赶上凌歌。但年龄渐长后,我对自己多了宽容,在这世上生存,选对方向就已经很难,更别提在一条路上坚持走下去。像凌歌、陈钟岳那样睿智的都是极个别的,大部分人都是像我这样,努力过,然后不温不火地活着。 对门家的电视正在播电影,是个老片子,有庭院深深,花红柳绿,主角美得惊人,似乎是大小姐爱上了姨太太,又爱上一名男教师,戏词咿咿呀呀,爱情忽如一夜春风来,香花满城,一往而深,又戛然而止,真是眼看他起高楼,眼看他宴宾客,眼看他楼塌了。 后来我才知道,这是王祖贤、宫泽理惠主演的。 当时我吃着井水湃过的西瓜,昏昏欲睡,本来还想着看几页书,但因为懒,下午还是睡过去了。 21. 几天后我去沪城参加GMAT笔试,考完当天出了部分成绩,似乎还算不错。随后我就把这事儿忘在了脑勺后,继续姑城学戏的生活,日子如烟如云轻悠悠飘过,有一天我正对镜练指法,看见桌上的手机闪了一下,很少有人给我发消息,但我当时没有理会,专心致志地捏着赞指、兰花指,昆曲大师王益友先生曾言:昆曲身段妙在传神,而传神在于蓄势。如指之前,先有欲指之势,使观众知道你要出指,然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